作者:醫新抗老科學研究中心 研發長 吳杰浩
在醫學與科研的浩瀚星空中,外泌體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新星。全球科研團隊紛紛紮堆此領域,有關外泌體的研究論文陸續發表在在Science、Nature等各大頂級期刊。
自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研究細胞內部囊泡運輸體系的蘭迪·謝克曼教授(Prof. Randy Wayne Schekman)三位科學家以來,外泌體的研究與應用便在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地展開,為眾多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201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
2024年11月2日,我國臺灣地區中國醫藥大學舉辦的「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」更是將這股外泌體旋風推向了新高潮。
A: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·謝克曼教授
B: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·謝克曼教授
外泌體:細胞間的“信使”與“治療師”
外泌體(Exosomes),顧名思義就是細胞向外分泌的物體。它們介於50nm(納米)到150nm之間,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角落——從血液到尿液,從腦脊液至唾液、乳汁、乃至腹腔積液與關節滑液等體液中,無處不在地展現其精妙的存在。
這一由幹細胞所分泌的一種特殊雙脂質膜活性囊泡,如同細胞間的信使,承載著豐富的生物資訊。雖然微小,卻擁有雙層脂質的結構,富含蛋白質、miRNA、mRNA、生長因數等多種成分。這些成分不僅具有修復組織、活化細胞的能力,還能在細胞間傳遞資訊,調控細胞功能,被譽為細胞間的“治療師”。
什麼是外泌體
- 細胞外囊泡的一種,每種細胞類型幾乎都會分泌。
- 直徑約 30~150 nm,平均直徑為100nm的外泌體約為粗壯髮絲直徑的千分之一。
- 內攜帶物:核酸、蛋白質、糖類、脂質等多種特定訊號因數。
外泌體與抗衰老
細胞衰老是各種細胞成分在受到內外環境的損傷作用後,因缺乏完善的修復,使“差錯”積累而導致的。
而外泌體可以起到信號兵的作用,向大腦發出需要救援的資訊督促細胞通過相互作用進行救援。體內外泌體數量的增加,不僅可以減少“差錯”積累,延緩細胞衰老,同時還能促使更多細胞提前參與到機體全面的修復更新清理進程中,從而逆轉自然衰老。
衰老與細胞間通訊的改變有關。在衰老領域,外泌體已被證明可以在體內和體外調節重要的衰老過程,例如氧化應激或細胞自噬。
細胞外囊泡現在被視為一種潛在的無細胞療法,可治療組織損傷和多種疾病。
細胞外囊泡(包含外泌體)
無細胞的細胞治療:外泌體的獨特優勢
相較于傳統的細胞治療,外泌體被譽為“無細胞的細胞治療”。它們不僅具有活化細胞、免疫調節、修復組織等廣泛功能。
而且,外泌體作為細胞的衍生物,減少了排斥反應的風險,使得應用範圍更加廣泛與安全。從延緩抗老化到疾病治療,從免疫調節到再生修復,從藥物載體到新穎生物標記,外泌體都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。
外泌體目前的研究主要在以下領域:
- 癌:外泌體在不同腫瘤上的功能和機制研究;
- 再生:主要是神經、骨、皮膚、牙、器官移植等方向;
- 泌尿系統:研究疾病主要是糖尿病、腎病、創傷炎症修復;
- 膀胱:研究疾病主要是膀胱癌,炎症;
植物源外泌體:安全高效的新選擇
在眾多外泌體來源中,植物源外泌體(PDEN)正逐漸成為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。相較於動物源外泌體,植物源外泌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、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利用度。它們不僅不易被免疫系統偵測到,還具有更高的溶解度和屏障滲透性,能夠更快地溶解在血液中,減少副作用。
在醫療大健康領域,植物源外泌體的應用前景廣闊。來自生薑、藍莓、椰子等植物的PDEN已被證明具有抗發炎、抗氧化、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。例如,包括桑黃源PDEN對於抗皮膚老化、苦瓜源可以神經保護、甜菜源抑制疤痕、米源PDEN進行調節血糖、夏威夷姜根源抑制細胞凋亡、藍莓源可改善胰島素阻抗與肝功能,抗氧化、蘆筍源抗腫瘤、草莓源可抗氧化、香菇源保護肝臟檸檬源抗腫瘤、奧克蘭木、紅景天、蒲公英源改善肺纖維化與炎症、桑樹皮源抗發炎等。這些發現為再生醫療、皮膚美容和神經疾病治療等領域帶來了新的曙光。
植物源外泌體Plant-Derived Exosome-like Nanoparticles (PDENs)純化過程
植物源性外泌體納米顆粒(PDEN)包含多種生物活性生物分子
引領外泌體研究新風尚
作為醫療領域的先行者,安法門診部始終站在科研前沿,致力於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臨床實踐。我們深知外泌體在抗老、再生修復、免疫調節等方面的巨大潛力,因此特別設立了新抗老科學研究中心,專注於外泌體的研究與應用。
在這裡,我們彙聚了國內外頂尖的科研人才和先進的實驗設備,致力於探索外泌體的更多可能。無論是動物源外泌體還是植物源外泌體,我們都將全力以赴,為每一位追求健康與美麗的您提供最科學、最安全、最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在皮膚抗衰老領域,植物外泌體不失為一個極具潛力的新方向,但若想真正應用,還面臨著一些挑戰:
- 難以分離和表徵:外泌體的尺寸和數量往往使它們難以作為相對純淨的製劑高效獲得,並難以進行功能鑒定和制定品質標準。
- 難以維持生物活性:一些研究表明,即使在-80°C下保存,外泌體的生物學功能也可能受損,包括外泌體形態的變化和外泌體RNA的降解。需要嚴苛的存儲、運輸條件,以充分保證外泌體生物活性。
綜上所述,植物源外泌體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物納米載體和信號分子,在多個領域都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研究價值。
參考資料:
- Pan, B.-T., and Johnstone, R. M. Fate of the Transferrin Receptor during Maturation of Sheep Reticulocytes In Vitro: Selective Externalization of the Receptor. Cell (1983) 33, 967–978. doi:10.1016/0092-8674(83)90040-5
- Schuh, C. M. A. P., Cuenca, J., Alcayaga-Miranda, F., and Khoury, M. Exosomes on the Border of Species and Kingdom Intercommunication. Translational Res. (2019) 210, 80–98. doi:10.1016/j.trsl.2019.03.008
- Sarvarian P, Samadi P, Gholipour E, Shams Asenjan K, Hojjat-Farsangi M,Motavalli R, et al. Application of Emerging Plant-Derived Nanoparticles as a Novel Approach for Nano-Drug Delivery Systems. Immunol Invest (2021)1–21
- Dad HA, Gu TW, Zhu AQ, Huang LQ, Peng LH. Plant Exosome-Like Nanovesicles: Emerging Therapeutics and Drug Delivery Nanoplatforms. Mol. Ther. (2021) 29(1):13–31
- Di Gioia S, Hossain MN, Conese M.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lant-Derived Nanovesicles. Open Med (Wars) (2020) 15(1):1096–122
- Zeyu Zhang, Yang Yu, Guanxiong Zhu, Lina Yu. The Emerging Role of Plant-Derived Exosomes-Like Nanoparticles in Immune Regulation and Periodontitis Treatment. Front Immunol. (2022) Jun 10:13:896745
- Andari Sarasati , Muhammad Hidayat Syahruddin , Hiroshi Takemori. Plant-Derived Exosome-like Nanoparticl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Regenerative Therapy. Biomedicines (2023), 11, 1053
- Elina Theodorakopoulou, Shino Bay Aguilera, Diane Irvine Duncan. 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With Rose Stem-Cell-Derived Exosomes and Non-Thermal Microneedl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Pigmentation. Aesthet Surg J Open Forum. (2024) Aug 9:6:ojae060
- Suparuj Lueangarun , Byong Seung Cho , Therdpong Tempark. Rose stem cell-derived exosomes for hair regeneration enhancement via noninvasive electroporation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. J Cosmet Dermatol. (2024);00:1–4.